福和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重要通路的截切水果供應業者,近年在農糧署支持下,導入急速冷凍產品並擴增自動化產線,不僅成功更將臺灣水果推向國際,成為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關鍵推手。


從損耗到新鮮保衛戰

水果是日常健康飲食的重要來源,但從產地到消費者的運送過程中,鮮果極易因缺乏妥善保存而變質,尤其是截切水果更面臨保鮮與衛生的雙重挑戰。

福和生鮮從1971年以水果批發起家,在過去12年從鮮果批發邁向截切水果、冷凍水果加工與出口等業務。邱唯誠總經理回憶:「初期市場對截切水果接受度不高,轉捩點是我們的水果餐盒進入台積電,成為他們外籍客戶參訪時備受矚目的員工福利產品。」

邱總經理表示,當年零售通路前往台積電參訪時,注意到這些水果餐盒的市場潛力。促成福和生鮮與全家便利商店的合作,攜手開發適合臺灣消費者的截切水果產品。「當時食品安全與冷鏈概念尚未普及,但我們深知若沒有冷鏈,就無法保證品質與安全,因此率先引進專業冷鏈設備,從源頭守住新鮮。」

儘管早期推廣困難重重,福和生鮮仍投入近二年不斷與通路溝通、磨合產品與市場需求,並順應健康飲食趨勢,讓截切水果逐漸成為職場族的日常選擇。全家便利商店從北部試辦成功後,迅速拓展至全臺,如今在各大超市、超商通路都已能購買截切水果。


回應消費趨勢,產品多樣化調整

「日本市場對冷鏈的運用早已領先台灣至少十年。」邱總經理指出,福和觀察到日本超市水果餐盒能冷藏數日,深受啟發,認為臺灣同樣具備發展潛力。

消費者需求推動產品不斷演進,從最初單一綜合水果餐盒,逐漸發展出十多種商品,甚至根據甜度、出水量與食用習慣設計多種規格。為滿足分次食用需求,福和生鮮甚至推出削皮鳳梨,提供更多靈活選擇。「過去販售鳳梨多半是切塊後包裝,但為了部分消費者想要自己決定份量、分次食用,現在也增加販售削皮鳳梨,提供更多靈活性,而我們本來就是水果專家,開發多元能力自然是我們的優勢。」,邱總經理笑說。





危機即轉機,鳳梨釋迦的冷凍突圍

2021年中國突如其來禁止進口臺灣鳳梨釋迦,重創農民生計。彼時福和生鮮土城新廠甫落成,原規劃三年導入的IQF冷凍產線,為因應這場危機,壓縮為五個月內完成設備布建,即時投入鳳梨釋迦冷凍加工。

儘管福和生鮮設有催熟庫有利於進行初步處理,但沒有處理過鳳梨釋迦急速冷凍加工的經驗,幾乎半數進貨都用於測試。面對市場不明朗的壓力,福和生鮮透過自身的資源與政府的協助,順利將冷凍鳳梨釋迦出口至日本、新加坡等市場。「原本只是想盡可能為農民盡心力,竟成為轉機。鳳梨釋迦意外地受到日本消費者的熱烈歡迎,甚至在當地引起一股熱潮。」邱總經理笑著表示,「就連今年去東京食品展,仍有日本消費者對我們的鳳梨釋迦念念不忘。」

以鳳梨釋迦為起點,福和生鮮持續擴展急速冷凍水果產品線,如芒果、西瓜、酪梨與葡萄等,將新鮮水果以-80°C急速冷凍,延長保存期限至二年,不僅增加產業附加價值,也讓臺灣水果在國際市場打開新局。


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保鮮鏈

邱總經理強調:「若冷鏈環節中斷,蔬果的品質與銷售便會面臨極大挑戰。」要真正做好冷鏈管理,設備設施的完備與安全控管都是關鍵。土城廠區從入口即設立多重門禁與動線控管,避免交叉污染。廠內導入二次冷媒滷水節能系統、自動化包裝與智能倉儲系統,大幅提升效率與品質穩定性。

近期福和生鮮也將冷鏈技術應用於即食沙拉產品,從田間採收、切洗、漂洗、脫水到包裝,全程在低溫環境中完成。以2°C冰水漂洗、7°C~8°C作業環境為核心,蔬菜可保鮮96小時,延長上架壽命,並減輕人工作業負擔。

「自動化與冷鏈結合,是解決人力不足與提升產能的關鍵。」邱總經理強調。藉由全程冷鏈管理,福和生鮮有效解決蔬菜易變質的問題,也藉由多元化加工,協助蔬菜產期調節,不僅提供消費者便利的健康選擇,也有望紓解農業的市場壓力。


掌握需求、謹慎規劃

「冷鏈設備投資需以市場需求為核心。」邱總經理建議,在導入前應評估末端消費行為與儲架痛點。他進一步解釋:「當初我們決定投資即食蔬果沙拉設備時,就是看到日本和其他國家已經普遍將沙拉視為日常健康飲食的一環,而臺灣市場也浮現相同趨勢,但仍存在儲架壽命短的痛點。」因此,福和生鮮評估過市場需求與可解決痛點的冷鏈技術後,導入即時沙拉設備,讓產品能穩定維持96小時的保鮮期,建立消費者的信任感,進而開拓新的市場。

經精準評估後,福和導入即食沙拉產線,透過冷鏈管理以延長商品保鮮期,強化通路信任,成功拓展市場。不過,邱總經理也提醒:「設備購置後的維運成本不低,若閒置反而更易損壞,務必審慎投入,避免資源浪費。」


推動農業升級與國際接軌

邱總經理認為,在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日益頻繁下,冷鏈系統的重要性更勝以往。妥善的冷鏈可降低農損、穩定產銷、提升農民收益,甚至關乎糧食安全。

福和生鮮未來將持續扮演整合者角色,協助農民建立品質標準,從種植、採收、加工到通路,打造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。同時,產官學合作是推動產業升級關鍵。邱總經理指出,「農企業負責整合市場,農民專注生產,學界提供技術,政府則制定政策與提供資源。」藉由多方合作,將有助於推動臺灣農業轉型升級。

邱總經理最後強調:「產業先驅的角色固然辛苦,但我們也將持續分享自身經驗,希望能帶動整個產業的進步與活化。」福和生鮮的冷鏈之路,證明企業勇於創新,透過前瞻布局與實際行動,才能真正掌握未來契機,展現農業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新可能。





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