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產業案例」標籤的文章顯示全部
💡產業案例|展開新鮮每一天:展鮮農產打造牛番茄冷鏈價值新模式

從契作輔導、履歷管理、分級包裝,到冷鏈加工與自有品牌推展,展鮮農產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企業化思維,整合60公頃以上契作面積、百位以上農戶,每年穩定供應8,000公噸牛番茄,是臺灣牛番茄最大的契作及供應商,供應連鎖速食業者、超市與新興外銷市場,是國內具備產地整合與冷鏈加工能力的農企業。 農業四代的鮮明承諾,從田間走上品牌之路 「展鮮這個名字,是爸爸名字裡的『展』,加上我們每天現採現送的番茄特色,才取了這個『鮮』字。」鍾宇軒總經理娓娓道來品牌命名背後的意涵…

💡產業案例|大湳合作農場的品質之道:用冷鏈讓玫瑰新鮮綻放國際

「以前農民種的花品質再好也難以掌握價格,交貨時聽到的是讚美,但結帳時常令人失望,且過了一個月還沒收到貨款。」大湳合作農場理事主席柯添淇回憶起早期批發市場尚未成立前,行口交易的缺陷。 隨著1988年臺北花卉產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參考荷蘭式公開競價,為臺灣花卉產業提供透明化交易平臺,也促成花農更加重視品質。歷經早期使用飼料袋、稻草捆綁,進一步改善為定量包裝,落實採後溫度控制與冷藏運送,相應市場對品質的要求逐年提高,促使他意識到冷鏈技術的必要性,改變大湳合…

💡產業案例|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的冷鏈之路:滿載萬種新鮮

臺灣菇類市場以豐富的營養價值與廣泛的應用性著稱,但因菇類易腐、保存期限短暫,長期以來市場受限於高度損耗與價格波動,農民難以獲得穩定收益。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(萬生集貨包裝場),導入完整的冷鏈技術與管理,有效解決菇類保鮮問題,為產業帶來突破性的進展。 以解決菇農市場困境為初衷 黃聖義總經理表示菇類在早期並不像現在那麼普遍,他笑說:「以前我說做菇的時候,很多人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菇,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是『鍋子』。」早期的臺灣菇類產業以洋菇與草菇為主,多供應罐頭加…

💡產業案例|大嘴水果的冷鏈創新:從素材到商品的華麗蛻變

義大利人常戲稱:「在披薩上加鳳梨是對傳統美食的挑釁!」然而,這項讓義大利人訝異的創意搭配,卻成為臺灣水果在全球市場的亮眼代表。從鳳梨罐頭的時代到如今金鑽鳳梨登上達美樂披薩菜單,透過產、官、學、銷的緊密合作,臺灣以一場冷鏈技術驅動的農業升級,重新詮釋了水果王國的風采,背後推動者之一即是大嘴水果有限公司。 冷鏈的啟程:從傳統到創新 大嘴水果總經理林祖德指出:「四十年前,臺灣以鳳梨罐頭稱霸全球;四十年後,金鑽鳳梨登上達美樂披薩,展現了臺…

💡產業案例|東勢區農會的冷鏈轉型:以農民為起點的水果新革命

臺中東勢不僅享有「水果之鄉」的美譽,更是寄接梨發源地。然而,長期以來面臨市場上格外品水果因外觀不佳而僅能低價拍賣,進而限制農民收益的困境。為了突破此難題,東勢區農會於 2020 年大膽創新,成立蔬果截切部,並積極導入冷鏈技術。不僅成功提升格外品水果的價值,也成為農會創新的重要參考案例。

💡產業案例|玉美生技的全鏈優化之路:以保鮮創新價值,擺脫價格戰

即食生菜沙拉以其便利性深受上班族喜愛,但高標準的食品安全要求、短暫的保鮮期及高耗損率,始終是產業面臨的挑戰。玉美生技從產地到餐桌提供穩定且新鮮的農產品,不僅成功突破保鮮瓶頸,更為臺灣的截切蔬菜開創嶄新可能性。 背景與初衷:從解決產銷問題到全面冷鏈管理 座落於臺中的玉美生技於 2012 年成立,肩負著提升農產品價值、解決農民產銷問題的使命。葉乃家協理回顧當時的背景時表示:「母公司興農深耕臺灣七十載,董事長認為僅提供肥料、防治資材仍無法為…

💡產業案例|朋泉合作社的冷鏈革新:穩定產銷的關鍵策略

夏日午後,來一碗冰涼香甜的芒果冰,是許多人難以抗拒的清涼享受,也是外國遊客來臺必吃的美食之一。屏東縣作為全臺最早上市的芒果主產區,年產值高達20億元。然而,在氣候變遷、供需失調及國際競爭壓力下,如何提升供應鏈效率、降低損耗,成為屏東縣芒果產業的重要課題。朋泉合作社在農糧署支持下,於2024年啟用全新冷鏈集貨包裝加工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