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採後處理到流通保鮮,冷藏庫是農產品冷鏈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。但你知道該如何評估儲藏容量、動線規劃與貨架設計,才能選出真正適合自身場域的冷藏庫嗎?

本集邀請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李允中教授主講,結合其多年設備設計與產業輔導經驗,系統性解說冷藏庫設置的實務重點,包括空間規劃、容積評估、貨架應用與倉儲管理等核心概念。該課程可協助您釐清選擇邏輯,避免投資失誤、提升倉儲效率。

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◆ 課程精華搶先看

明確設置目的,是挑選冷凍庫的第一步

冷藏庫的用途不一,需考量設置目的是短期存放或長期儲藏、冷凍或冷藏,不同目的會對設備選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。設置前應先釐清明確需求,並同步考量使用頻率、出入貨方式與預期庫存變化。

此外,設置位置需顧及熱源隔絕、場域銜接與操作便利性,例如動線是否順暢、門口是否對外曝曬等,都是影響保冷效能與作業效率的關鍵。





緩衝庫:守住品質的第一道防線

在冷藏庫外部規劃緩衝空間,可有效減少熱氣入侵,提高整體冷藏穩定性。此區也可以結合理貨平台與出貨碼頭,形成「低溫作業區」,讓上下貨流程不中斷、不中溫。緩衝區的最小深度建議符合堆高機通道寬度,溫度設定則介於外界與冷藏庫之間,有助於控溫平衡並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

合理估算容積,有效提升空間利用率

課程中也講解冷藏容量與堆積重量的估算方法,從常見的棧板規格(1,200×1,000mm)與可折疊籃(600×400×300mm)計算,可推估:

  • 單位堆積重量(200–350kg/m³)
  • 10坪(5m×6m)庫房若高度為2.4公尺,儲藏容量約可達8-22公噸

藉由實際推估的說明,了解一般在規劃與擴充倉儲空間時的考量,作為農產場域配置冷鏈設施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

貨架系統與堆疊策略的選擇依據

冷藏庫內部空間的有效利用,可以使用合適的貨架與堆疊方式。除了使用巧固架、蔬菜籃直接堆疊,有幾種常見的貨架應用種類:

  • 揀貨貨架(selective racks)
  • 駛入貨架(drive-in racks)
  • 通過貨架(drive-through racks)
  • 棧板滑動貨架(pallet flow racks)
  • 後推式貨架(push back racks)
  • 滑動貨架(mobile racks)

貨架系統不僅影響儲存密度,更直接影響作業時間、人員安全與選貨彈性,因此在冷藏規劃初期即應納入整體考量。




◆ 這門課程適合誰?

  • 正在設計或升級冷藏設施的農友或農企業
  • 從事農產品加工、物流或包裝場域規劃的業者
  • 希望提升倉儲坪效與能源使用效率的設備管理人員

冷藏庫不是單一設備選擇,而是一套整合空間配置、貨物流動、儲藏策略與操作效率的系統工程。透過本課程,您將掌握容量推算、貨架規劃與出入動線的核心觀念,讓冷鏈設施真正符合現場需求,並具備彈性調整的能力。

現在就點擊課程連結,掌握如何打造高效的冷藏庫!


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