🎓Podcast|冷藏車怎麼挑、怎麼用?這集帶你一次搞懂!
冷藏車每天在你我身邊奔馳,從農場開到市場、再到超市貨架,它們是冷鏈中最「能跑」的角色。但你知道冷藏車不只是一台「會跑的冰箱」嗎?你知道冷藏車的噸數不等於載重嗎?
本集《Cold Chain, Cool 農業》邀請到冷鏈與物流實務專家李允中教授,手把手解說從規格挑選、配送情境,到溫度管理與日常保養,帶你全面掌握冷藏車的關鍵知識。
◆本集內容搶先看
噸數看起來很大?真正能載多少你可能會嚇一跳
一輛26噸的冷藏車並不是「可載26噸的貨」,實際上車身自重、冷凍機組與保溫結構就吃掉了大量重量。老師指出,真正可載的可能只有15噸左右。若誤以為全數可載,極可能超重違規,也容易導致車輛負荷過大、耗油升高、設備損壞風險上升。
大車跑遠程,小車做補貨,別搞錯角色分工
冷藏車依據用途與運輸距離選擇至關重要。26噸大型車適合長距離整批配送,如從產地直送北部通路中心;而10噸或5噸車則適用於市區短距補貨,如連鎖超商或市場供應。頻繁開門的小型配送車若未做好隔熱,將造成溫度劇烈波動,讓保冷功虧一簣。
冷藏≠預冷!先降溫再上車
冷藏車是為了「維持低溫」而設計,不是幫農產品降溫的工具。若產品在未預冷的情況下直接上車,車內冷氣無法有效吸熱,反而導致全車溫度升高、濕度失控、品質劣變加劇。老師提醒,預冷作業應在包裝場內先完成,才能確保冷鏈穩定起步。
你開一次門,冷藏車要努力好久才能回穩溫度
冷藏車在運輸中最怕的不是陽光照射,而是每一次「開關車門」所造成的溫度破口。冷空氣外洩、熱空氣灌入,是造成車內溫度瞬間飆升的主因。因此,設計良好的塑膠簾、空氣門簾與分區擋風布,不只是配件,而是提升保冷效率的關鍵配置。
冷藏車不是買回來就好用,保養不到位一樣出包
冷藏車的保冷成效關鍵來自日常維護,包括車廂密封、冷凝器清潔、冷媒檢查等。老師提醒,冷凝器如果積塵會降低散熱效率、冷媒若洩漏則制冷能力下降,而車門膠條一旦老化不密封,就等於車廂任由熱氣進出。此外,導入溫度監測系統(如雲端即時回報或離線紀錄器),能有效掌握整趟運輸過程的溫控狀態,降低貨損風險。
◆本集適合哪些人收聽
- 想避免貨損、提升出貨品質的農友
- 在規劃冷鏈車隊或物流設備的食品企業
- 想升級車隊與溫控管理的物流業者
冷藏車不是萬能,但用對就很厲害
冷藏車不是用來讓貨物「變冷」,而是用來「維持冷」。這個觀念如果沒搞清楚,還可能影響供應鏈品質。從預冷開始、搭配適當的車型與配送策略,到正確維護設備與避免熱源干擾,每一項都影響農產品是否能好好抵達消費者手中。
透過本集李允中老師的解析,我們一窺冷藏車的運作秘密,從了解冷藏車的本質出發,重新認識這台看似普通、卻藏著大學問的冷鏈好幫手。
🎧 還沒收聽的朋友,歡迎回到本集《Cold Chain, Cool 農業》,一起破解冷藏車的真面目,讓新鮮從產地一路冷到消費者餐桌!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