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果從產地收穫到進入批發市場交易,這段過程看似單純,其實隱藏著冷鏈設施、制度設計與物流動線的複雜巧思。本集數位課程〈農產運銷批發市場與其冷鏈設備〉邀請冷鏈與物流實務專家李允中教授,透過日本批發市場的實際案例與空間設計,帶你了解市場裡不只是有買賣菜的人,還有冷氣流動、能耗管理與空間分區的大學問。

從中央批發市場的角色功能、隔間設施的節能應用,到冷鏈強化政策的實例,你將不只看見建築與設備,更能理解整體流通系統如何維護蔬果品質、穩定供應、減少損耗。

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◆ 課程精華搶先看

中央市場如何定義農產品流通?

日本農產批發市場依《批發市場法》設立,分為中央與地方市場,中央市場由農林水產省核定,是全國農產品集中交易的核心。它不只是交易場,更同時負責價格形成、金流結算、物流調節與資訊發布,是蔬果從產地穩定走向消費端的重要節點。


中央批發市場的主要功能,來源:https://www.shijou.metro.tokyo.lg.jp/


不同門簾,不同效果:你知道不同「帷幕」的作用嗎?

當你走進一座批發市場,經常會看見透明塑膠條垂掛在各個出入口,看似平凡的「門簾」,其實就是維持低溫、節能與安全的第一道防線。

這類隔間設施可分為以下幾大類,每種對應不同的使用場景與設置需求:

  • PVC條簾(塑膠布條):最簡易也最常見,使用厚度0.3~0.8mm的聚乙烯或PVC材料,具備隔溫、防塵與防蟲功能。條簾會根據使用空間(如冷藏庫門口)進行寬度、間距設計,讓人員與物品能方便進出,卻不讓冷氣大量流失。


  • 手風琴式拉簾(蛇腹帷幕):這類隔間具有一定的硬度與可收合性,適合用於需要頻繁分隔與開關的中大型空間。中間夾層常使用EPS、XPS或PU保溫材,甚至有更高階的真空絕熱板(VIP),達到更強的阻熱能力。適用於冷藏室或暫時性的低溫倉區。

  • 織物捲簾門(快速門):以特殊織布製成,能快速上下開啟,搭配光感應、警示燈與緩衝安全裝置,提升物流動線效率,同時避免冷熱氣交換。這類設施常見於高頻率作業區域,如冷藏接貨月台與冷凍加工廠。


  • 熱絕緣柔性帷幕與活動庫板:適合用於臨時性冷藏空間、移動式儲藏區,或空間彈性要求高的市場場域。透過三面柔性牆+一面固定板的配置,可快速組成獨立低溫區,降低整體空間冷氣損耗與設備成本。


但光有「隔起來」還不夠,還必須考慮:

  • 材料是否具備防焰、防蟲、防靜電與耐寒性?
  • 接縫處是否會堆積黴菌與灰塵?
  • 是否符合市場作業快速、反覆進出的需求?

冷鏈的斷點,常常發生在人員進出之間的那幾秒鐘。而這些看似微小的隔間設計,正是撐住整體冷鏈穩定的無名英雄。


政策怎麼幫市場升級?日本經驗給你靈感

在冷鏈建設這條路上,日本政府早就意識到——如果只補助設備,而不改變制度與觀念,冷鏈永遠無法真正落地。

因此,從2009年起,日本農林水產省啟動了「一貫化冷鏈推行計畫」。這項政策的目的,不只是幫市場加裝冷藏庫與預冷室,而是要整合整條供應鏈的溫控節點,從產地集貨、批發交易、物流配送到最終販售,全線建構溫度管理的基礎網絡。

這也讓日本批發市場從早年的「交易空間」思維,逐步轉型為「供應鏈節點」思維,強調的是如何把品質控管、時間效率與市場需求同步串連起來。




◆ 這門課程適合誰?

  • 經營果菜批發市場、物流集貨場與運銷中心的業者
  • 投入農產品加工、貯藏與出口包裝的中下游業者
  • 冷鏈設備供應商與市場設施工程顧問

現在就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