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農業經營中,冷鏈設備往往是高額投入的一環。你是否也曾猶豫過:這筆錢花下去真的值得嗎?無論是產地端的預冷機、包裝線,還是物流運輸的冷藏設施,每一次添購都牽動營運成本與獲利空間。

本集數位課程邀請冷鏈實務專家李允中教授,帶你透過精確的成本分析與投資評估工具,數字化呈現「該不該買、多久回本、能省多少」,讓你的投資決策更有依據。

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
◆ 課程精華搶先看

算清每一塊錢:從原料到間接成本一次掌握

農產製造成本是評估投資回收的基礎,本課程將從三大類製造成本切入分析:

  • 直接材料成本:包括農產品原料、包裝材料等,這些成本會隨產量增加而等比例上升。
  • 直接人工成本:涵蓋清洗、選別、包裝、揀貨、理貨等直接生產作業的人員工資。
  • 製造費用:既不屬於直接材料,也非直接人工,包括間接材料(如潤滑油、零件耗材)、間接人工(如主管、搬運團隊),以及機器折舊、廠房租金、保險、水電費等維持運作所需的各項開支。

透過清楚分類與計算,才能找出成本高點與改善空間,為投資決策建立可靠的數據基礎。


投資划算嗎?用數字看懂回本關鍵

本集課程將解析多種投資分析工具,協助你量化投資的回收速度與效益。

  • 回收期法:計算投資多久可以回本,並提醒在會計上需扣除折舊費用。
  • 淨現值法:將時間價值納入計算,衡量長期報酬。
  • 投資報酬率法(ROI):收益相對成本的百分比,收益可來自售價提升、銷售量增加、成本下降(例如減少耗損、降低人工費用、節省能源等)。

此外,課程中還會講解在工程經濟中如何比較不同折舊率下的製造成本,避免只看銷售數字而忽略成本結構的陷阱。



案例一:結球萵苣包裝作業成本全解析

本課程首先以結球萵苣作為案例說明,它的包裝方式主要分為人工與機械兩種:

  • 人工包裝由熟練的作業員操作,每分鐘可完成約4顆,並能同時進行品質檢查。
  • 半自動機械包裝則由人工投料,機械負責完成塑膠膜裹包與熱密封,設備投資約135萬元,僅需1人即可操作,回收期約為5年。

課程中將示範如何計算單顆包裝成本(約0.75元/顆)與作業時間(依產量與流程不同約需2.5至4.5小時),並說明如何評估在不同規模下的成本差異。




案例二:電費怎麼省?冷鏈設備的用電與節費策略

電費是運銷冷鏈設備變動成本中的主要支出,本課程將說明如何透過政策優惠與契約管理來降低成本。

  • 農業動力用電優惠:依用電負載率減免基本電費,例如負載率低於20%時可減收50%。(台灣電子公司電價表;114年1月13日更新: https://reurl.cc/korKZn )
  • 智慧電表應用:即時監測用電尖峰,並透過分散設備啟停,避開高峰時段用電。


  • 需量契約管理:避免因超約用電而被加收2至3倍的基本電費。


本課程同時會解析低壓與高壓用戶的差別,並介紹時間電價策略,協助你找出最節省的用電方案。


案例三:真空預冷機作業成本完整拆解

以真空預冷機為例,本課程將帶你依步驟計算作業成本:

  1. 取得基本資料:包括設備價格、壽命、年使用天數。
  2. 計算折舊:扣除殘值後,換算每日折舊成本。
  3. 統計用電:列出各組件耗電量,計算總契約容量與每批電費。
  4. 加總其他成本:人工費與間接費用(維修、管理等)。
  5. 換算單位成本:將全部成本除以每批處理量。
  6. 評估回收期:依收益與處理量推算回本時間。

透過這套計算流程,你可以將折舊、電費、人工與間接成本轉換為清楚的單位處理成本,並在不同利用率與批次量的情境下,評估設備的投資回收速度。



◆ 這門課程適合誰?

  • 規劃購置冷鏈設備前,想精準掌握投資回收與效益的農企業與農友
  • 需要分析包裝、預冷、冷藏等環節成本結構的加工與物流業者
  • 希望提供客戶更具數據化依據的投資建議的設備供應商與顧問

現在就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
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