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鏈不是從冷藏開始,而是從「預冷」這個動作就已經啟動。別以為預冷只是把東西放進冷庫那麼簡單!

從結球萵苣、青花菜、到小果番茄,每一種作物都有不同的「怕熱指數」,有些怕水、有些怕冷,有些則需要在一小時內馬上降溫。不同的作物、不同的貯運條件,其實都有最適合的預冷方式。哪一種才是你的最佳選擇?

本集專家速講堂由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前秘書林棟樑博士主講,帶你從「預冷定義」講起,深入剖析各種預冷方式的應用條件與優缺點,幫助你在成本、效率與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。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條件,冷鏈第一步就能走得穩又好!

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◆ 課程精華搶先看

冷鏈啟動的第一步:什麼是預冷?

預冷(pre-cooling),簡單來說,就是在蔬果從田間採收後、進入冷藏或運輸前的「第一道降溫程序」。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去除田間熱,讓產品溫度快速降低,避免高溫導致品質劣化。

為什麼預冷這麼重要?因為許多蔬果一旦採收後,仍然會進行呼吸作用與生理活動,如果未能及時降溫,會出現「軟爛、水傷、變色、失重」等情況,甚至讓病原菌有機可乘。所以預冷的意義不只在延長保存期,更是品質的關鍵防線。若在採收後數小時內未完成適當預冷,後續冷藏與運輸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發生「冷卻不均、中心溫度偏高、表面出水」等狀況。

不同的作物、不同的處理條件,所適用的預冷方式也會不同,挑對預冷方式,才能真正為冷鏈打下良好基礎。


四種預冷法一次看懂:壓差、真空、水冷、風冷差別在哪?

預冷的方式其實不只一種,不同作物、不同處理量、甚至不同包裝形式,都會影響如何「冷卻降溫」。以下是四種常見的預冷方式,各有優缺點,也有不同的適用情境。

1. 壓差預冷(Force-air cooling)

壓差預冷是目前最通用、彈性最高的預冷方式,利用風機把冷空氣強制「吸進」裝好作物的箱子或棧板之間,加速熱氣排出、冷氣進入。

  • 適用對象:水果、葉菜、莓果與切花等產品。
  • 優點:降溫速度快且均勻,能大幅提升冷卻效率,特別適合處理量大或需快速進入冷藏系統的產線。
  • 限制:設備設計須講究導流與通風,否則容易造成冷卻不均或中心溫度降不下來。


2. 真空預冷(Vacuum cooling)

真空預冷透過降低壓力,讓作物表面水分快速蒸發以帶走熱能,屬於降溫速度最快的一種方式。

  • 適用對象:結球葉菜(如萵苣、高麗菜)、毛豆(夾)、甜玉米(帶苞葉)等含水量高的產品。
  • 優點:能在15至30分鐘內迅速完成預冷,特別適合含水率高且葉面大、易升溫的作物。
  • 限制:設備成本高,不適合不耐脫水或對低壓環境敏感的作物,使用前需評估產品耐受度。



3. 冰水預冷(Hydrocooling)
冰水預冷利用冷水淋洗或浸泡作物,直接帶走表面與內部熱能,降溫效率極高。

  • 適用對象:芹菜、竹筍、胡蘿蔔等根莖類作物,或需先清洗的蔬菜。
  • 優點:降溫快速,能同時達到清洗與預冷雙重效果,節省處理流程時間。
  • 限制:不適合易吸水或怕水的作物,如葉菜或莓果,否則易導致腐敗或品質下降。



4. 室內風冷(Room cooling)
將作物置於低溫冷庫中,利用自然冷空氣進行慢速降溫,適合作為基本的冷卻手段。

  • 適用對象:柑橘類等對寒害敏感、不需急速預冷的產品。
  • 優點:設備簡易、操作方便、建置成本低,適合初期建立冷鏈設施者。
  • 限制:降溫速度慢,對呼吸作用快或損耗風險高的作物風險較大,且堆放過密時容易出現冷卻不均的情形。



不同預冷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,而是要根據產品特性與產線需求做出最適選擇。就像幫水果「退火」一樣,有些要泡冷水,有些要吹冷風,選對方法,品質才能保得住!



哪一種預冷方式最適合你?掌握4大關鍵考量因素!

預冷方式不講求哪種最好,而是哪種「最適合」。要挑出合適的預冷技術,必須從四個關鍵角度來思考:

  • 產品特性:每種作物對冷、對水、對脫水的反應皆有所不同。例如葉菜類含水多、表面脆弱,適合真空預冷;根莖類能耐水接觸,則可使用冰水預冷;而柑橘這類怕寒害的果品,則以室內風冷較為安全。
  • 每次處理量與作業時間。如果每天出貨量大,時間緊湊,就需要效率高的壓差預冷或真空預冷來配合產線節奏;反之,若是小量採收、手工作業,冰水或室內風冷就能勝任。
  • 設備與操作成本。預算足夠、規模較大者可以選擇真空預冷這類高效率設備;若場域空間有限或希望控制成本,壓差預冷與室內風冷的設置門檻會較低,也更容易導入。
  • 操作流程與產品包裝形式。使用壓差預冷時,包裝箱必須有通風孔道設計,否則冷空氣無法穿透;冰水預冷則要求產品能接觸水、不怕濕損,否則反而加速腐敗。操作流程是否包含清洗、分類或棧板包裝,都會影響預冷選擇。

總括來說,選擇預冷方式的重點不是「速度最快」或「設備最貴」,而是評估是否符合你的產品需求與產線環境。用對方法、理解不同預冷方式的差異,才能為不同作物與產品做出正確選擇!


◆ 這門課程適合誰?

  • 想讓自家蔬果保鮮更久的農民朋友
  • 從事採後處理、包裝或物流的冷鏈業者
  • 有意拓展外銷市場、重視品質控管的業者
  • 創業中、學習中,想打好冷鏈基礎的新世代青農


預冷選得對,品質走得遠

預冷不是多做一步,而是讓每一步都走得更穩的開始。

從採收完的那一刻起,時間就開始對品質倒數計時。你能否在最短時間內幫作物降溫,就決定了它的保鮮程度、後續物流效率,甚至是進入市場時的第一印象。這堂課讓我們知道預冷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適合與否。你需要理解作物的特性、現場條件與操作目標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處理方式。不論是壓差、真空、水冷還是風冷,選對了,就是品質的第一道保證。

學會選對預冷方法,為品質把關,讓價值延續!▶ 現在就點擊連結觀看完整課程


訂閱冷鏈新聞雙週報:連結